“原型批评”是西方文学批评中一个重要的批评流派,1957年,诺思洛普·弗莱(Northrop Frye, 1912-1991)在他的《批评的剖析》中阐释了著名的神话原型批评思想,此外,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的原型》同样奠定了该文学批评方法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中的意象,都可以找到一种相对应的集体无意识的原型,透过对原型的分析,读者可以窥得作者想要通过意象所表达出的隐喻意义。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出版于2001年,并在2002年获得布克文学奖。少年派这部作品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方式讲述了主人公派和一只孟加拉虎,理查德.派克,在海上漂流227天的故事,而在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漂流故事背后又隐藏了一个耸人听闻的海上人吃人的真实版本。两个版本的故事在小说中相互交织,作者用寓言的形式来演绎真实,却处处流露出线索,耐人寻味。本文借用“原型批评”这一文艺批评的重要理论,来试图找寻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故事的原型,角色与意象的原型,探讨寓言与真实之间的关系,并具体用“英雄追寻”的原型模板来分析派的经历和心路历程。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是对《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作品的介绍,主要包括对作者、作品、以及本文将要重点分析的该小说中包含的两个故事版本的解读,概述本文的研究意义和文章结构。
第二部分为文献回顾,首先是对国内外学者基于《少年派奇幻漂流》这部小说所做出的研究,而文献回顾部分重点会从前人对于派和老虎的关系,寓意研究方面做出分析和回顾。其次,该文将对本文所用的“原型分析”这一文艺分析理论做系统的阐释,尤其是本文将选取的英雄回归这一母体做深入的回顾。
第三部分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原型分析部分,将对该故事的原型“杜德利与斯蒂芬案”以及小说中出现的意象老虎理查德派克等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加以分析,探寻寓言版本与真实版本的关系。
第四部分本文将用英雄追寻这样的母题,从少年派离家,成长,回归三个阶段对他的旅程在宗教层面上加以分析,并将鲁兵逊和奥德修斯,这两个经典漂流小说中符合“英雄追寻”母题的主人公,与派作对比。
第五部分为总结部分,将对本文的结构和思路加以总结,指出文章研究的局限和缺憾。